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正文

锁龙井电影,灵璧数字化“轴承”,承接万千美好

摘要: ...

安徽广鑫轴承科技有限公司。王倪东 摄

灵璧县的灵璧石,早已为天下人知。然而,灵璧县不只有君子般的灵璧石,还有代表着行业技术标杆的轴承。

在安徽广鑫轴承科技有限公司,笔者看到,22条产线上,金属零部件“步履”不停,在一个个关口华丽变身,成为各种型号的精密轴承。广鑫于2022年底投资1.4亿元开工建设,仅用6个月就实现投产,书写了广鑫速度、灵璧速度。

广鑫只是灵璧轴承大军中的一员。在灵璧,轴承及其配套企业76家,其中规上企业41家,生产总值从2023年的23亿,发展至2024年的41亿,2025年有望突破60亿。这是灵璧县委、县政府将轴承产业确定为特色产业,提出打造新时代百亿级高品质轴承产业聚集区的结果。

在工业体系中,轴承无处不在,内敛而奔放。轴承,承接的是品质、安全、信用、希望,连接的是万千意愿、万千美好。

然而,灵璧县的“轴承”并不只体现在工业领域,更展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块热土上。

杨疃镇邱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直播间。王倪东 摄

在杨疃镇邱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直播间让笔者眼前一亮。通过“小张的村干部日记”账号开设“政策宣讲小课堂”,不仅用短视频向群众精准解读医保、养老、农业补贴等政策,还帮群众义务“带货”。农家送过来的农产品以及小葫芦、自制工艺品等货物,经过“书记主播”的推介,走向千家万户。拥有8万多粉丝的账号,成了实实在在的准“大v”。

如果说轴承是有追求的,那一定是“连接”和“成全”。延伸而论,互动和关爱,是“轴承”的灵魂。显然,直播间就是贯彻大政方针、传递党和政府关爱、连接政心民意的数字化“轴承”。

这样的直播间,这样的“轴承”,在宿州、在灵璧,还有很多个。据报道,从2024年开始,“文明实践直播间”在灵璧县19个镇、200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有问题,上直播”变成当地村民的口头禅。

乡村治理事务纷繁复杂,往往考验着干部的智慧和经验。然而,在直播间语境中,一部手机就能消解诸多矛盾、满足诸多诉求,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

何以如此?

轴承技术的创新,是轴承不断“进阶”、抵达新高度的核心因素。同样,治理策略和手段的创新,是灵璧县数字化“轴承”高效运转、渐入佳境的动能所在。灵璧县的乡村直播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直播间,这里没有戏谑、没有竞价、没有暗箱,而只有公开、公正、公平以及无尽的暖意和新意——为了有效化解民间纠纷,灵璧县一些乡村将矛盾调解过程搬到网络上,让网友当“裁判”,使得涉事双方更加注意形象,从而主动拥抱理性和善意;一些乡村为了化解村级事务决策的地域阻隔,直播间开会成为常态,在外务工的村民也能发言和投票,提升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觉性和荣誉感;一些乡村为了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仅推动农文旅建设,还通过举办“文化夜宵”等活动,滋润村民心田、展现乡村文化亮色……

要运行好数字化“轴承”,关键在于干部。正如邱庙村党总支书记张慧琳所言,“过去群众反映问题要跑村部找村干部,现在弹幕一发,视频一传,诉求立马有人回应”,变的是乡村治理的场景和模式,不变的是干部的“赤子之心”。县乡村干部打破观念,变为“主播”“带货者”,成为村民的“主心骨”“娘家人”,绝非偶然。灵璧县紧扣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要求,构建“知行相济、薪火相传、严慈相砺”三维体系,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作风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灵璧县委宣传部领导告诉笔者,在灵璧县,“90后”挑起村镇大梁的例子,比比皆是。

小“轴承”,大功能。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悉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使之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的“连心桥”,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数字化“轴承”的支撑下,灵璧县一定能创造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更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