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八卦 > 正文

www.torrentKitty.me,观察丨沪虞主理人“组局”跨界,这场沙龙打开两地共创新对话

摘要: ...

当书店的静谧、馄饨的热气、咖啡的香醇、清茶的雅韵与文创的巧思相遇……这些不同领域的主理人围坐一桌,将会催化出哪些意想不到的灵感火花?

“常来常熟,遇见未来。”11月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下沙龙——“沪享生活 常来常往”在常熟举行。来自上海与常熟的十余位品牌主理人共聚一堂,串联起双城的创意脉络,探讨共创的更多可能性,也开启了一场关于跨界与共创的深度对话。

沪虞主理人沙龙在常熟访宋书房举办。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供图

一场“破圈”行动

常熟很厚重,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享有“江南福地”之美誉,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整座城市山、水、城、园融为一体,至今依然保持着“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独特城市格局。

常熟始终是上海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星期六工程师”就为常熟乡镇企业发展注入技术活力;90年代常熟服装城与上海形成“前店后厂”产业联盟,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每天有近80班高铁往返沪虞两地,最快仅需40分钟左右即可通达。

作为上海大都市圈智能制造全球功能性节点,如今,常熟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后花园”,也是上海市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两地的交往交流也愈加亲密频繁。

沪虞主理人沙龙现场。

此次的主理人沙龙活动,也为两地的文化交流、跨界合作打开了一扇新窗口。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上海成熟的商业运营经验、庞大的消费客群为常熟特色业态提供了“出圈”通道,而常熟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优质的生态资源与特色物产,也为上海市民打造了“1小时休闲生活圈”新选项。

其实,此次线下沙龙活动延续了今年“上”常熟“嗨”一夏文旅主题活动的双城互动基因,以“网红小店”为纽带,以沙龙共享互动为形式载体,打破沪常两地消费场景与文旅资源的地域壁垒,旨在进一步促进上海和常熟两地文旅的交流,推动沪常两地主理人尤其是青年主理人合作渠道的拓宽,结合两座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商业创新需求,挖掘消费的新场景、新路径。

沪虞主理人们实地参观常熟古城特色街区。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沙龙活动开始前,两地主理人们沿着环城东路水北门桥(通江路北入口)—通江路—引线街、东门大街—文昌弄—方塔园的路线,实地参观了常熟的古城特色街区,通过古城更新、街巷改造等内容介绍和沉浸体验,直观感受到“城市更新”为小店带来的发展机遇,也为后续沪常小店的进一步合作寻找了潜在空间。

打开主理人的“朋友圈”

本次活动在一处古色古香的书房空间中展开——访宋书房。作为苏州首家宋式园林书房,它坐落于拥有近九百年历史的常熟方塔园内,不仅是常熟推动历史空间焕新的重要实践,也构建了一个融合阅读、茶咖、文创、策展与人文讲座的复合文化场域,正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新原点。

书房主理人许涛拥有十四年书店运营经验。他始终坚信,做品牌要有“树的精神”,不追逐短期流量,而要深深扎根。正如银杏树,最美不仅在秋日金黄,更在于落叶可被拾起作画——品牌亦需如此,既要有生命力,也要与用户产生真实交互。

“访宋书房”主理人许涛现场分享。

在许涛看来,书店远不只是售书之所。它应成为连接城乡、人与文化的纽带,更愿成为照亮一方的人文灯塔。他常从“一口井、一棵树”中得到启发:井口虽小,却可能暗通江河;屋后古树九百年,静默中见证岁月。再小的事,只要扎根足够深,亦可成就传奇。

而这次沪常两地主理人的交流,也为许涛带来了许多新的灵感。他表示,“我们已锁定合作伙伴,计划引入深受上海顾客喜爱的菜肉馄饨等本帮元素;在共创理念中拓宽思路,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本地资源、挖掘在地文化价值。”

“朱雀展翅计划”主理人汪之川也分享了静安区打造上海国际体育潮流文化节IP的经验。该文化节围绕“悦、汇、赛、动、潮”五大板块展开,致力于将赛事带来的关注度有效转化为实际消费力,不断拓展体育产业的边界。通过推动体育与商业、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文化节不仅为市民打造了高品质的体育文化体验,也为区域商业注入了崭新活力,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朱雀展翅计划”主理人汪之川现场分享。

最近,沪语电影《菜肉馄饨》正在热映,影片中那碗在老上海弄堂里热气腾腾的菜肉馄饨,勾起无数上海市民的味觉记忆,随着电影热映也带火了现实中同款美食。影片中那“挺括”有韧性的馄饨皮,正是出自上海老字号“华良黑皮馄饨”。华良黑皮馄饨主理人梁时东表示,在上海普陀区鸿寿坊,电影方与华良馄饨联合推出了宣传合作品牌店,凭借电影IP联动票根经济营销,也迎来客流与销量双增长。

“华良黑皮馄饨”主理人梁时东现场分享。

这次两地主理人的线下沙龙,也给他提供了更多的“跨界合作”的机会。“我们也在尝试资源整合,比如将引进更多的像‘半马苏河’这样有上海特色的文创产品放在店里,希望顾客在品尝一碗地道馄饨的同时,也能沉浸式感受上海多元文化的魅力与温度。”

近年来,常熟正在成为新锐主理人的秀场。在常熟南泾堂明代老宅里,人们可以看到古建筑的微缩手工模型,状元文化变身“定胜糕”甜品。90后建筑系毕业生邵凯打造了一处创意空间“虞鲤文创”,正掀起传统与潮流碰撞的旋风。

在本次沙龙现场,邵凯带来了多款虞鲤代表性文创产品,并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我们致力于挖掘常熟深厚的文化元素,通过文创这一载体,让更多人了解常熟、常来常往。”他也对此次沪常两地的主理人交流表示高度认可,认为这样的互动不仅拓宽了品牌视野,也打开了内容共创的新思路。“从上海同行身上,我看到了文化表达的多种可能性。未来我们也希望引入更多城市基因,让常熟文创不仅扎根传统,也能‘常来常新’。”

“半马苏河”文创品牌主理人张奕现场分享。

苏州河流经上海普陀区蜿蜒绵长,因其21公里的长度恰好与半程马拉松相契合,而被亲切地称为“半马苏河”。2023年末“半马苏河”文创品牌成立,团队深入挖掘普陀区的历史,运用现代设计手法重新诠释文化符号。活动现场,主理人张奕展示了许多文创产品,比如从见证奔跑荣耀的马拉松完赛包,到精巧别致的网球主题挂饰……这每一件产品都不再是简单的纪念品,而是一张张“会说话”的普陀文化名片。谈及未来的跨界合作,张奕说“希望我们可以在文创产品上进行深度合作,通过现代审美的艺术表达来诠释深厚的历史底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常熟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特色”。

此外,常熟“虞越山俱乐部”团队展示了如何借尚湖骑行、虞山徒步激活在地社群……上海“爱沪咖”主理人解析咖啡店如何借力社群营销裂变流量,运动品牌“UTO悠途”主理人分享如何用科技面料抢占户外市场……

此次活动中,澎湃新闻与常熟市委宣传部还携手推出澎湃首个专注于主理人社交与资源链接的品牌活动——“主理湃”。“主理湃”不仅是一次沙龙,更是持续生长的共创生态,可打破行业界限,构建主理人之间深度对话、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交流平台,助力常熟本地消费业态焕新与生活方式升级,赋能主理人品牌成长与城市文化活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