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味生活 > 正文

品色网站,重启IPO的植物医生压力大,发动员工加盟

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周芳颖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近期,根据深交所披露的进展信息,国货美妆品牌植物医生的IPO进程在补齐财务资料后,于2025年11月21日重新进入“已问询”阶段。此前,公司因申报材料中财务数据有效期届满,IPO 状态在2025年9月曾短暂转为“中止”。植物医生最早从2023年8月启动辅导备案,原计划当年11月完成辅导验收,但整体上市节奏明显拉长。

从最新申报稿看,植物医生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亿元,净利润0.79亿元。与全年规模相比,半年度数据在稳定区间内波动,主要延续了公司以往收入平缓、利润改善的结构。过去三年,公司收入在约21亿元平台上小幅震荡,三年复合增速不足1%;但净利润从2022年的1.58亿元增至2024年的2.43亿元,复合增速达到约24%。毛利率维持在55%—60%区间。

植物医生此次计划募资9.98亿元,其中约5.3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约2.6亿元投向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其余资金投向生产基地技改和信息化升级。招股书解释称,渠道与品牌投入的核心目标在于强化主品牌“植物医生”的市场心智,推动线上线下渠道的进一步融合,提高电商平台、社交媒体与核心商圈的整体曝光效率。整体来看,募资用途仍以营销强化品牌势能与渠道能力为主。

界面时尚实地探访多家门店并从多渠道了解到,12月中旬植物医生将在云南昆明举办员工大会,鼓励员工创业,加盟植物医生开设线下门店。

植物医生内部人士向界面时尚表示,植物医生的商业逻辑仍以内生流量和会员体系为核心,全国4000余家门店构成经营的基本盘,线上电商并非业务重心,品牌未来仍将押注线下运营能力。

植物医生将门店划分为社区店、商业街店和商超店,但目前更鼓励加盟商选择社区店。公司认为社区密度高、人流稳定,会员回流也更容易建立,乡镇和社区内门店因投入更轻、回报更快,成为重点推荐的店型。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护理到店”是植物医生重要的线下引流方式。顾客购买产品后可预约到店护理并当场使用,社区会员常因距离近而形成循环消费。但这一模式并非没有隐忧,一些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和小红书上反映护理过程中销售压力过大,高客单价套盒被频繁推荐,影响体验,也有人在护理后出现不适,而门店多以肤质差异作解释,责任认定并不明确。

图源:微博

继续拓展线下的经营取向在最新招股书中也获得印证。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植物医生来自经销与直营电商平台的收入占比始终低于14%,线上渠道对整体业绩的贡献有限。线下部分仍是收入主体,经销体系下的授权专卖店(线下门店)收入虽从2022年的51.61%小幅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46.64%,但仍然稳居第一大渠道;与此同时,直营终端门店收入占比从21.42%升至24.70%。

总体来看,线下门店收入长期维持在超过七成的高比例。作为线下体系私域运营的延伸,2025上半年微信小程序“小植商城”在经销与直营两类门店中的合计收入占比达到14.96%,略高于同期第三方电商平台的13.99%,进一步反映出植物医生以线下网络为中心、线上主要起到承接与强化会员关系的功能性角色。

值得提到的是,多位植物医生员工在被问及“是否可以线上电商购买”时第一反应均予以否认,只有在被展示该品牌网店页面后才进一步解释称,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售卖的主要是旧款产品。按照他们的说法,品牌所有最新产品、会员权益以及运营机制都优先在线下门店与小植商城同步。

但招股书显示植物医生的线下网络规模已从高点回落。

该品牌经销模式下的授权专卖店数量在2023年触及4124家峰值后持续下滑,到2025年6月末降至3787家,已经低于2022年水平。直营终端门店在2023年达到540家之后回落至2025年上半年的482家,与2022年大致持平。植物医生在招股书中的解释是,自2024年起为维护品牌形象并提升潜在经销商的开店意愿同时加强单店成本效益考核,公司与部分经营不佳的经销商协商关停了相关门店,导致线下网点数量收缩。

然而门店基本盘的缩减势必对收入形成压力,这也解释了该公司开始鼓励内部员工以创业方式加盟,希望借此在收缩之后重新扩大线下覆盖。

植物医生内部人士向界面时尚介绍,为了鼓励员工以创业方式加入体系,公司给出了相对宽松的加盟条件与扶持政策。店铺面积需在35平方米以上,门头宽度至少3.5米。对于符合要求的新店,植物医生还将提供约5万元价值的免费货柜和货架等店内道具,但需持续经营满一年,否则需要原价退还。

为缓解创业员工的启动资金压力,植物医生还提供6万元无息贷款,从开店第三个月起按偿还5千元直至结清。此外,新加盟商可获得连续三个月、每月约2万元的小样赠品作为开业支持。

虽然植物医生没有加盟费,但还设有1万元保证金,用于约束经营行为并防止串货。总部还承担美团和抖音等平台的线上推广,包括套餐设计、投放和账号管理,加盟方只需提供营业执照与卫生许可证。加盟商首次进货可享3.3折优惠,后续常规进货为4.3折,在特殊促销期可能更低。该负责人估算的最低启动成本在20万元起步。

图源:微博

一位植物医生员工向界面时尚表示,她在直营门店工作满一年后已经熟悉了产品和销售流程,再加上此次推出的员工加盟优惠,让她开始认真考虑投入。

而也有员工的态度更为谨慎。她提到身边曾有失败案例,加盟门店的选址往往难以兼顾商圈客流与离家距离,而且门店同时承担护理服务和零售转化,需要依赖经验丰富的员工来支撑运营。这类员工的底薪加提成后月收入通常能过万,但一旦门店经营不理想、提成下滑,人员流动性就会迅速上升,团队稳定性难以保障。

这样的人力和管理不稳定性也同样存在于植物医生的加盟体系中。

前述受访者提到,直营店会为员工正常缴纳社保,但加盟店的执行并不统一,随着加盟商数量不断增加,管理力度出现差异,有的门店流程规范,有的则在用工和运营上相对松散。

一位受访者还向界面时尚介绍,曾有加盟商私自引入第三方医美项目,因合作方医师资质不齐,顾客在做项目后出现身体问题,最终影响到品牌口碑,公司随即关闭了该店。受访者强调,植物医生不会将业务延伸到医美,门店护理只是配套销售手段,而不是医疗服务。

这一点在最新招股书披露的行政处罚中也有所体现,多起案例都集中在线下门店的经营规范缺失,包括门店未按要求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员工未取得健康证明即上岗、促销活动中存在价格标示不规范等。尽管处罚被认定为“非重大违法违规”,但也折射出加盟体系在快速扩张中的管理难度和一致性压力。

如今年营收达到50亿元以上的头部国货美妆公司几乎都在加码线上,通过电商体系拉动更高频、更可规模化的增长。而植物医生选择反其道而行,将更多资源押在下沉线下和加盟体系上,在当前营收停滞的背景下,这一路径的压力只会更大。

线下网络的回落、加盟体系的管理难度以及护理带来的口碑不确定性,都对其依赖门店扩张来重启增长的逻辑提出了更高要求。接下来植物医生能否在保持线下特色的同时找回增长效率,将成为其上市后最真实的考题。